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,为促进绿色经济发展,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围绕10个绿色产业重点实施八大任务,因地制宜推动绿色产业规模化、特色化发展,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承载地和示范区。据介绍,到2027年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公司,城市副中心绿色企业将超过300家,并将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。
形成绿色产业发展城市副中心模式
行政办公区实现100%绿电供应,前疃村建设成为全市首个数字化微网“零碳”村庄,百亿规模的北京市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实现落地……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城市副中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但还存在绿色经济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、绿色产业有待进一步聚集、绿色技术创新转化落地有待进一步加快等挑战。
上述负责人介绍,未来城市副中心将立足区内知名机构、应用场景、空间资源优势,形成“创新牵引+资源聚集+场景带动”的绿色产业发展城市副中心模式。按照计划,到2027年,城市副中心绿色创新能力、绿色企业数量、绿色产业产值不断提高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,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%左右,建成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。
同时,绿色产业特色化、规模化加快发展,绿色企业数量超过300家,建成1个绿色产业集聚区(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)。展望2035年,有效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5%左右,形成3个以上绿色产业集聚区,绿色经济增加值稳步增长。
因地制宜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公司
在产业布局方面,城市副中心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,支持产业优势环节重点布局,因地制宜推动绿色产业规模化、特色化发展。着力培育碳专业服务业、ESG专业服务业、绿色金融业、绿色投资、未来能源细分产业、合成生物制造业等特色绿色产业。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产业、新能源产业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绿色建造业等既有绿色产业。
其中,在未来能源细分产业培育方面,城市副中心将聚焦超导材料、真空系统、高功率电源等未来能源产业领域细分赛道,超前布局谋划,加强政策资金支持,积极争取相关科研机构落地城市副中心。
在巩固提升新能源产业方面,将支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验基地,打造分布式先进能源、智慧能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,提供成熟的产业环境和落地空间,加强分布式先进能源产业研发、生产和应用等环节的项目、企业培育和集聚,拓展氢能储、运、加产业链。
在巩固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,将发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辐射带动作用,瞄准车用电子及核心零部件,打造较完备的车用电子供应体系。
首个绿色产业集聚区2027年底建成
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围绕十大产业,本市还明确了城市副中心近期将重点实施的八大任务,包括加快建设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,推动成立北京市国际绿色技术概念验证中心,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力量,全面系统支持绿色专业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,强化区级产业基金对绿色经济的支撑作用,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先导承载地作用,持续增强绿色产业全链条服务保障能力等。
城市副中心第一个绿色产业集聚区——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。该项目利用北京光学仪器厂旧厂区进行更新改造。北京光学仪器厂总经理郭怀强介绍,改造过程中将充分展现老厂区的绿色肌理,最大化保留现有树木,一棵树龄200余年的油松也将得到充分保护和展示。同时,园区建筑也将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二星、三星级标准进行建设。
在能源利用方面,采用“地源热泵+空气源热泵+电制冷系统”,实现100%可再生能源供冷供热。配套使用光伏发电,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加持下,预计可使年度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00吨。在产业引入方面,聚焦碳排管理、能源服务、绿色建筑、环境治理等行业,形成产业集聚。此外,园区还将配套绿色科技会议会展中心、科技惠民滨水空间。
据悉,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园一期将于9月底完工。目前已有包含碳核算、碳数据、碳捕集等关键绿色技术的创新企业,作为先导企业将首批入驻。2027年底项目将全部完成改造,成为城市副中心第一个绿色产业集聚区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公司
信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